前陣子有一位媽媽跟我們說,他的小孩(大約三歲)好像已經會騎腳踏車了,只是後面有加兩個小輪子(輔助輪)所以她覺得她的小朋友可以不需要平衡車了。
相信也有一些爸拔馬麻有ㄧ樣的想法,不過,對孩子來說,我們會以孩子身心平衡發展的角度,來回應這個想法~
大家應該都有看過,玩平衡車的孩子,準備要轉彎時,身體會順著轉彎的方向傾斜壓低,有時會搭配腳的運用,隨時放下來搭配減速最後煞車,這樣的連貫動作,孩子若是可以流暢運用,其實他們已經正在發展他們的平衡感了。#前庭覺的發展
但加了輔助輪呢?
大家回想一下,孩子騎輔助輪的腳踏車的畫面,當他們要轉彎時,輔助輪幫忙頂住轉彎的一邊,但身體竟是往相反的一邊傾斜,這一點,大大的影響了他們的身體對平衡感跟心理的認知,若稍有不慎,摔了車,是整台車+人一起摔倒在地,對於摔倒前的(煞車)反應,騎輔助輪的孩子,便無從理解體會與嘗試,一旦有一天拆了輔助輪,他們還是不知道如何判斷該煞車的時間點、平衡感仍是0,孩子對平衡感的錯亂覺知,還是不知道自己問題出在哪裡,也讓孩子因而感到挫敗。
楊爸爸楊媽媽總是用自身的親子玩車經驗,來跟前來的爸拔馬麻分享這些關於玩pushbike的好處,而且很多是跟騎士團一起出遊,玩出來的經驗,所以我們無法好好當一個成功的商人,幫大家一一列出,玩pushbike的優點有哪些,哈哈,這是一個申論題、而非簡答題呀。
謝謝那天提出疑問的馬麻,讓我們有機會好好跟大家分享一些心得、觀念,其實我們只是藉由“帶孩子玩車”這件事,讓孩子的平衡感自然而然地發展,藉由玩車,讓他們好好觀察我們的生活周遭,藉由玩車,讓親子的關係更加緊密(而不是訓練他們什麼),藉由玩車,讓他們的小肌肉平衡發展,藉由玩車,讓他們學習更專注前方,還有…很多族繁不及備載的好處,大家可以自己接續列出。
平均2~5歲的小小孩,正是玩pushbike的黃金時期,爸拔馬麻們,請拆掉無法幫忙的輔助輪,或是選一台pushbike,讓孩子的腳隨時可以踩到地板,讓他們身心領會、樂在其中~
#謝謝阿軒小騎士很清楚的收腳平衡示範^^
#來自德國的好車
#KOKUA Taiwan